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气象灾害学论文范文

气象灾害学论文范文

气象灾害学论文

气象灾害学论文范文第1篇

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气象事业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两大主题,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搞好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气象服务体系,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防灾减灾水平明显增强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全市建成195个乡镇气象工作站、2736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197个乡镇电子显示屏,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市气象局与农业、林业、水务、电力、交通、国土资源、卫生、环保等8个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9县区均建立了车载式流动火箭增雨作业点,宕昌县和武都区共修建标准化高炮防雹作业点11个,适时、科学、高效开展了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市县气象灾害防御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正在加紧建设。

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

全市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了集“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监测预报预警和公共气象信息”为一体的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了气象预警信息专用代码,全市气象服务手机短信用户达45.1万户,占本地手机用户总数的51.9%电视台开通了有主持人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完成了气象》频道在本市的落地和播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0%专业气象服务领域覆盖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等行业。开展了针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

三)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明显提高

建立完善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强化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为平台的短中期预报预测业务系统、精细化气象要素城镇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县级综合业务平台等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等;充实完善了农业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医疗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十一五”期间,精细化要素预报最长时效达到7天,小时预报准确率的温度预报质量提高了31.0%晴雨预报质量提高了11.5%降水预报质量提高了16.8%

四)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服务流程逐步完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57号)和《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33号)成为全市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了全市气象应急响应队伍。应急处置培训、应急服务演练等工作逐年加强。气象应急响应和决策服务内容更加注重敏感性、时效性、针对性,实现了从单纯提供预报向提供预报加决策建议的转变,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年7月17日大暴雨、年8月12日特大暴雨以及历次公共事件应急、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日臻完善

全市共建乡镇自动区域气象观测站85个,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了9县区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9个气象台站建成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接收系统9套、实景监控系统9套、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9套,建成L波段雷达一部,大气电场仪一部。市县台站全部建成气象视频会商系统。所有发报台站配备了无线通信备份线路,升级改造气象广域网设备,市局到省局由2M升级到4M县到市由64K升级到2M全市高速气象数据通信系统初步形成,传输可靠性大大增加。

六)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市气象局进一步完善了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十一五”期间。加强了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截止年底,全市气象部门有硕士学历2人,本科28人;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人,工程师61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十五”末提高了63%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18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0篇,另有4篇论文入选相关论文集。

七)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台站面貌极大改善

全市气象台站的工作条件和业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累计投资5027.8万元,十一五”期间。实施市县局部分业务办公用房维修配套设施改造建设项目17个。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开展了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与技术支持保障5大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县气象台站水、电、路、暖、消防、办公条件、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受灾较重的台站通过灾后重建,办公条件、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单位形象全面提升。

八)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为重点,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在加强业务、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强科学管理,气象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府及办公室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陇政发〔〕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陇政办发〔〕124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气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依法开展气象行政执法,规范了防雷行政许可服务,防雷装置检测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气象观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十二五”气象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十二五”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和迫切,国家相继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经济社会、关中—天水经济区等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二)气象防灾减灾的客观需要

地处秦巴山区。特殊的地理区域使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重发等特点,位于东南部。全省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冰雹、高温、高温干旱和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呈明显增多和强度增强的趋势,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山体松动,暴雨衍生的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极易发生,强度愈来愈大,灾害造成损失越来越重,增强和提高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气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继续推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特色农产品;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发展壮大有色冶金、农林产品加工、水电能源、医药化工、建筑材料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打造五大精品景区,提升四大名牌景区,建设“2225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城镇建设、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适应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市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多样,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太阳能、风能、空中云水资源、山区气候资源等具有很大的合理开发利用价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气候变化问题研究,揭示地区气候变化事实,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提出气候变化防御对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要求我必须加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监测、详查和开发利用评估,努力把潜在气候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亟待增强

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防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服务信息传播覆盖面有待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二)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单一。多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还不高。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预报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卫星、雷达、区域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预报准确率、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基础薄弱

对重大气候事件的演变特征、规律和成因机理的研究不深。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定量评估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不足,气象信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缺乏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和系统模型。

四)气象综合观测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有待提高

不能准确监测中小尺度降水分布;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率仅为70%亟待提高;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装备明显不足;专业气象观测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气象观测站点分布密度不够。

五)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强

科技成果向业务转化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与气象业务服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现代气象业务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亟待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加强,气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

气象灾害学论文范文第2篇

这次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各项战略部署,总结“十一五”和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学谋划“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部署年重点任务,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努力推动气象事业全面发展。下面,我代表市局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一、工作总结

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一年。全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坚持业务、服务和现代化建设齐头并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

(一)气象服务效果显著

1.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与保障有力

举办的重大社会活动多,其中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是市举办的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项重大活动,并有中央及各省市领导参加,气象保障任务重大。我局创新服务方式,做足事前准备、精心开展服务,受到中央及各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为做好气象服务与保障,我局专门组织人员到和气象局学习,起草了规范的气象服务方案初稿,为省局编制统一《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气象服务实施方案》、《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人工消(减)雨作业实施方案》提供了参考。市局与省农网中心共同研发“四体会”气象服务网站,并链接在大会官方网站和市气象局门户网站,及时为组委会、代表团、运动员、游客和社会公众提供最新气象信息,得到大会组委会称赞。

开幕式当天天气复杂,我局及早向市领导争取在开幕式指挥部设立气象保障组,由市局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组成,派出应急气象服务车,进驻“四体会”开幕式外场,为组委会提供零距离现场气象服务。开幕式成功顺利圆满,气象服务中央省市领导满意。开幕式结束后,市长、副市长张晓麟、杨增权发来短信,向气象干部职工表示慰问感谢。

比赛全程实施精细化预报服务。从月就开始为“四体会”提供月的气候背景资料开始,截止“四体会”闭幕,共88期气象服务材料,通过短信平台气象短信27次。

通过这次服务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服务水平,积累了经验,形成了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的常态机制。“四体会”及“徽商大会”的气象服务和保障工作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2.抓好决策服务,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我市出现三次寒潮天气过程,13次暴雨天气,其中月日大暴雨为年以来最强区域性暴雨,18个站大暴雨,48个站暴雨最大降水量紫蓬175.8毫米。

在汛期服务中,严格执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市局领导、县局局长带班、值班制度,市县两级坚持24小时值班。汛期期间多次参加孙书记,市长全市防汛会议和防洪工作检查。参加副市长主持全市防汛、城市防洪会议、汛期灾害性天气天气会商。对灾害性天气主要负责同志一线服务亲自汇报,确保科学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万无一失。全年共各类服务材料198期,预警信号9类共63次,预警短信100余万人次。服务范围涉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几个单位和部门,为地区安全度汛起到了重要作用。年初,为缓解旱情,全面开展了抗旱保苗的人工增雨作业。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月日夜,市长、副市长发来短信:“向战斗在防洪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夺取防洪排涝的最后胜利!”。

3.做好信息,促进专项和公众服务

进一步完善了气象预警短信平台和信息库,收录防汛责任人、中小学校长、乡镇长,村长,种养大户,党政机关,地质灾害处置负责人的手机号码6000多人。执行《地区强对流天气气象短信分级暂行办法》,共计发送手机预警和服务短信50余万条。

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及时将气象信息告知公众;通过传真、网络政务平台以迅速直报政府部门。专项服务范围涉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农业、林业、畜牧、国土、水务、建委、教育、安监、供电等几十个单位和部门。年内还与市公安消防支队签订战勤保障协议,加强在火灾扑救和社会抢险救援过程中的战勤保障能力。

4.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市财投入60万,加强了48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和50个城市社区信息员管理,为20乡镇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分别配发计算机。市局为县重点示范村配备了10台气象电子显示屏。县小庙镇等7个乡镇被评为省优秀乡镇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另外还有14名信息员被评为优秀信息员。县马湖乡、县花岗镇、县杜集乡综合信息服务站确定为市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示范点。

(二)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1.加强业务管理,注重业务培训

市局制定下发了《市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方案》和《市气象局大雾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及服务方案》。利用“省气象局预报员质量考评系统”对台站和每个预报员的预报成绩的动态考评。安装了“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和“预警信号监控平台”,并进行了现场操作培训。对全市55套区域雨量站进行了巡检标校和故障维修、升级,对市区10套站进行了现场维护标校。月份气象台开始试用省气象台业务推广的“梅雨资料查询系统、气候资料查询系统、台风相似路劲检索系统”,在汛期发挥了作用。月份开始使用的“省高速公路气象观测站系统”为大雾的预报、预警的和检验也提供了科学依据。汛前、汛中对各业务单位进行了5次查岗、通报。

5月召开全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月举办“asom台站级推广应用培训班”;雷达、卫星产品应用及单站预报技术培训班;组织召开上半年业务质量分析会和全年业务工作总结会;举办“省第三届气象系统业务技能竞赛”赛区选拔赛;组织参加全省人影作业指挥演练竞赛,并获得一等奖。

2.测报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

月市城市空气质量预报评分96.0分,达到优秀达标。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第一名。“省气象局预报员质量考评系统”月评分:24-72小时综合时效业务质量成绩,晴雨(雪)86.3分,订正技巧评分3.5分,综合评分64.4。市气象台加强了对三县局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的指导。

全市共完成地面测报工作基数53494.9个,错情率均0.0‰。年终检查成绩:市局观测站109分,局104分,局99.5分,局94.5分。农气99分。酸雨、辐射全年错情均为0.0‰。全市共检查验收通过百班25个,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报文、酸雨、土壤水份、gps/met观测资料等各类气象信息传输及时率均达99%以上。

(三)现代业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

1.加强综合观测网建设

市局争取市财政匹配投资80万元,建设了气象灾害应急车载移动卫星通信服务系统,提高了应急服务能力。升级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局、局完成gnss基准站建设试点任务。完成、自动土壤水份观测站建设,并开始对比观测。完成三个人影标准化作业点选址建设:马湖、花岗,杜集“三站合一”。

2.完成场室改造

市局观测站和三县局自均按照省局的要求,完成了观测场值班室改造工作,各种标牌、公示牌、规章制度牌制作完成并已安装,观测场2米内硬化道路拆除,地温场全部按照新要求进行了整改,百叶箱砌筑的台阶被拆除等等。县局投入86万,县局投入30万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进行改造,站容站貌得到进一步了改善。

3.科研创新工作取得新成绩

度,全市共5篇,三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分别刊登在《气象》、《气象与减灾》、《气象与环境学报》上。参加淮河流域第三届暴雨洪水学术交流研讨会,并获得优秀论文奖。承担省气象局下达的课题2项:能见度目标物图自动化制作系统和基于配料法的单站暴雨预报方法研究,一项通过验收,一项基本完成研究任务。还与了省气科所共同主持了“江淮一季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指标研究”课题。

(四)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局党组重视干部队伍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优先发展气象人才队伍工作,实行人才配置首保基层一线工作需要的基本原则。

注重人才培训。全面完成了中国局和省局安排的各类专业培训和远程培训任务。共有6人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其中送培硕士学位学习3人,本科2人,专科1人。

积极选拔人才。共招聘选调6人,分别进入市局机关、县局和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得到加强。

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较好改善。截止底,在职60人。大学及以上学历43人,占在职人员71.7%;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在职人员91.7%。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5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占在职人员65%。

与市局独立建制时对比,市局人员总量提高30.5%,大学以上学历提高258.3%,中级以上职称提高105.8%,45岁以下人员提高27.6%。

(五)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优化事业发展环境

1.科技服务收入稳步增长

年内市局制定下发科技服务规范管理的等文件,举办了技术骨干培训班,以提高队伍素质,规范了防雷业务系统平台建设,使县局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保持在全省县局前列。县局分别为全省第一、第四名,县局进入全省前十名。

三县局防雷审批及技术服务实现零投诉,未发生1起防雷等科技服务投诉违规现象,实现了防雷服务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执法调研,探测环境保护

县人大分别对气象部门进行气象执法调研。、县气象局探测环境专项保护规划得到县政府批准同意。针对县观测场周边出现了影响观测数据的建筑障碍物,市气象局向市政府行文汇报,得到副市长高度重视和批示。经过多方努力,得到县长李海鹰的高度重视并批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

3.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确保航空安全

市局与市安监局、应急办、市容局和省民航等单位开展互为联动,齐抓共管,加大宣传,联合下文等形式加强监管。继续加大了气球施放的督查力度,坚持周六、日及假期重点巡查。全年年共接受气球申报1200多起15000余只,申报审批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执法纠正气球违规施放行为200余起,气球脱飞情况大大减少。

加强市县气象窗口管理,全年办理行政许可项目审批件2500多件,均是即到即办,无一起投诉。

4.学习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月日,我局召开学习贯彻国务院通过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座谈会,促进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和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在座谈会上称赞气象部门服务好,要求各部门加大配合支持力度,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5.强化计划财务工作

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计财工作的基础保障作用。我局各类经费持续增长,在规划和项目的推动下,其中市财政投入200万增长27%,省级财政增加40%。

完善财务管理,做好中央、地方度财务决算,编制中央和地方年度预算。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做好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缴交、变更和年审。

深入推进“五统一联,县账市管”,充分发挥市局财务核算中心的审核作用,强化对县局资金支付行为的监督和财务收支的监管。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份开展了以“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月活动,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和专题学习,举办了廉政党课,深入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学习征文活动,共收到26篇论文。继续抓住重大节日适时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市局年初被省局授予“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荣誉称号。

根据市纪委的部署,开展了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对县局科技服务九项规定、“三人决策”、局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四项重点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

气象灾害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探测环境;改善

一、背景

受气候及地理条件影响,江西省气象灾害发生的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是全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南昌是江西省省会,江西唯一的特大城市,主要的城市气象灾害有:暴雨(雪)、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和霾等。次生和衍生的城市气象灾害主要有:城市积涝、空气污染、城市热浪、城市火灾、传染性疾病、交通事故等。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破坏生态环境,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如2012年5月12日、8月21日,2016年6月22日,南昌均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给广大市民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雷击致死居民时有发生;城市雾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于城市具有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活动集中的特点,遭遇气象灾害,其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和经济损失大,对城市交通、生产、生活都带来明显的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示范能力建设是气象部门落实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职责的具体举措,有利于解决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建设实践,加强了与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的链接,激发了各方在气象减灾工作中的参与感,提升了其积极性,为校园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找到了坚实的落脚点。近年来,南昌市气象局深入开展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建设,挖掘校园气象站建设内涵,推动其从单一的校园气象站建设逐步进化为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建设,促进校园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式发展,在实现政府投入运行经费、解决气象基础设施用地的同时,做好业务谋划,有条不紊地实现了精细化气象观测站点布局调整、区域自动气象站气象探测环境改善等气象业务工作,实现政府、部门、校方三方共赢。当前,南昌市共设立了校园气象站14个,有小小气象员队伍120人、校内气象辅导员14人,2015—2018年开展校园科普活动60余次、辅导员培训10次。由南昌市气象局指导、青云谱实验学校黄伟老师设计执教的《我是小小气象员》荣获南昌市教育学会举办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大赛一等奖,并选送参加全国比赛。2篇由学校推荐的论文入选中国气象学会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论坛论文集,6人获得优秀气象辅导员奖励。南昌市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的建设获得广泛关注。2015年9月,《南昌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年第18期以彩页专题的形式刊载我市校园气象科普开展情况。江西省政府网也刊载了相关消息。我市校园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先后获得江西日报、江西晨报、南昌晚报、南昌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奠定校园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良好舆论基础。以上成绩与近年来南昌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建设的实践密不可分。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主导,高位推动2014年,南昌市政府将校园气象站的建设纳入到了市政府对县(区)的气象防灾减灾指数考核条目中,依据考核要求,每个县(区)需要开展一个或以上的标准化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其中,校园气象站围栏、百叶箱、人工观测仪器费用约1.5万元,由各县(区)政府提供,每年运行维护0.5万元纳入各区预算。建设场地由各县(区)政府推荐后由气象部门进行实地勘察后确认进行建设,目前全市已经完成14个标准化校园气象站的建设,预约建设的校园仍在新增中。

(二)部门合作,规范先行为进一步推进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和规范运行管理,2015年,南昌市气象局、南昌市教育局联合印发了《南昌市校园气象站管理办法(试行)》(洪气发文〔2015〕42号),文件中确立了校园气象站建设中政府以及气象、教育两部门的职责,规范了校园气象站建设标准,明确了Ⅰ型和Ⅱ型两种校园建设规格和经费预算,实现校园气象站的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由于建设标准的出台,部分筹建学校在建设初期便可以得到市教育局和气象局的共同指导,根据标准在校园规划初期预留场址,为高规格建设奠定基础。

(三)统筹规划,集约建设为将校园气象站建设效益最大化,市气象局结合精细化预报服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设施维护等业务工作的需求统筹规划,要求新设立的校园气象站必须同时满足“四个优化”条件,经过市气象局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核方能开展建设。“四个优化”即:优化区域站网布局———将区域站监测网由按照行政区划布局逐渐转化为格点均一、满足精细化乡镇(街区)气象预报需求的新型布局;优化提升区域气象站探测环境———将原坐落在屋顶易受小气候影响的区域站移至下垫面均一、观测场面积与探测环境符合要求的地面观测场;优化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硬件设施———对已运行8年以上的老旧设备、故障多发设备在迁址同时进行整体更新;优化区域站维修条件———对由于管理或环境造成维修困难或安全隐患的区域站点进行移建。通过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将区域站监测网由按照行政区划布局逐渐向格点均一、满足精细化乡镇(街区)气象预报需求的新型布局转化,将原坐落在屋顶易受小气候影响的区域站移至下垫面均一、面积与探测环境符合要求的地面观测场,对8年以上的老旧设备、故障多发设备进行整体更新,对由于管理或环境造成维修困难和安全隐患的区域站点全部进行移建,我市区域站布局明显优化,可用性明显提升,上线率明显提高。

(四)细化标准,提升内涵为促进非农业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南昌市气象局进一步深入发掘校园气象站建设内涵,推动其逐步由目前普遍实施但较为单一的气象设备落地与科普进校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化为综合性的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创建实践。在统筹考虑气象业务发展需要、基层防灾减灾需求后,统筹设立了《南昌市校园气象站建设方案》、“四个优化”、《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创建标准》、“八个一”的执行标准,这些标准的设立在有效提升工作执行效率的同时,确保了校园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有据可依。按照“有组织管理机制、有日常维护、有宣传培训、有预警手段、有应急处置、有校园气象志愿者队伍、有长效发展机制”的“七有”标准制订了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标准的确定为衡量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提供了量化、统一的指标。

(五)局校共建,深度融合在校园气象站挂牌成立和硬件建设以外,为使气象知识深入融入校园文化,在市气象局的指导和帮助下,设立校园气象站的学校按照“八个一”的标准对校园气象文化进行了打造,即:一套气象科普书籍、一节气象实践课、一次气象科普示范基地参观、一个校内气象辅导员、一支校外气象辅导员队伍、一支小小气象员队伍、一本气象观测簿、一个校园气象科普宣传栏。气象校外辅导员的专业性与校内辅导员的教学经验相互激发与碰撞,气象综合实践课程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让中小学生萌生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浓烈兴趣,积极参与到气象知识的探求中。同时,针对教师队伍里普遍存在着的缺乏对校园气象设施和气象科普知识的认识,无法正确指导学生参与气象科普实践活动的现象,南昌市气象局每学期开展校园气象站辅导员培训。

三、思考

南昌防灾减灾示范校园的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对于加强南昌市中小学气象防灾减灾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同时也为气象部门改善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多方共赢,效益显著。但此项工作仍然存在不足和遗憾之处。

(一)缺乏规范化校本教材虽然我市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市校园气象科普的现状仍然是基本以平面的科普展板和校园气象人工观测设施的使用教学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单调,缺少一套符合青少年认知心理、具备较好的互动效果、能引发学生的探索欲的气象科普教学设计。

(二)科普活动低水平重复由于缺乏具备一定教育学常识和科普实践的员工,目前我市校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表现其一是科普范围限于初中、小学,对于高中以上的学生进行科普尚无经验。表现其二是对于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前沿气象知识缺乏科普推广的能力。

(三)建设标准未获官方认定当前建设标准为南昌市气象局根据学校条件、建设需求自拟,暂未能征得教育部门认定,形成权威标准,不利于示范成果的复制推广。

四、结语

气象灾害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探测环境;改善

一、背景

受气候及地理条件影响,江西省气象灾害发生的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是全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南昌是江西省省会,江西唯一的特大城市,主要的城市气象灾害有:暴雨(雪)、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和霾等。次生和衍生的城市气象灾害主要有:城市积涝、空气污染、城市热浪、城市火灾、传染性疾病、交通事故等。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破坏生态环境,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如2012年5月12日、8月21日,2016年6月22日,南昌均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给广大市民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雷击致死居民时有发生;城市雾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于城市具有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活动集中的特点,遭遇气象灾害,其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和经济损失大,对城市交通、生产、生活都带来明显的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示范能力建设是气象部门落实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职责的具体举措,有利于解决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建设实践,加强了与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的链接,激发了各方在气象减灾工作中的参与感,提升了其积极性,为校园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找到了坚实的落脚点。近年来,南昌市气象局深入开展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建设,挖掘校园气象站建设内涵,推动其从单一的校园气象站建设逐步进化为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建设,促进校园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式发展,在实现政府投入运行经费、解决气象基础设施用地的同时,做好业务谋划,有条不紊地实现了精细化气象观测站点布局调整、区域自动气象站气象探测环境改善等气象业务工作,实现政府、部门、校方三方共赢。当前,南昌市共设立了校园气象站14个,有小小气象员队伍120人、校内气象辅导员14人,2015—2018年开展校园科普活动60余次、辅导员培训10次。由南昌市气象局指导、青云谱实验学校黄伟老师设计执教的《我是小小气象员》荣获南昌市教育学会举办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大赛一等奖,并选送参加全国比赛。2篇由学校推荐的论文入选中国气象学会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论坛论文集,6人获得优秀气象辅导员奖励。南昌市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的建设获得广泛关注。2015年9月,《南昌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年第18期以彩页专题的形式刊载我市校园气象科普开展情况。江西省政府网也刊载了相关消息。我市校园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先后获得江西日报、江西晨报、南昌晚报、南昌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奠定校园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良好舆论基础。以上成绩与近年来南昌标准化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建设的实践密不可分。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主导,高位推动2014年,南昌市政府将校园气象站的建设纳入到了市政府对县(区)的气象防灾减灾指数考核条目中,依据考核要求,每个县(区)需要开展一个或以上的标准化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其中,校园气象站围栏、百叶箱、人工观测仪器费用约1.5万元,由各县(区)政府提供,每年运行维护0.5万元纳入各区预算。建设场地由各县(区)政府推荐后由气象部门进行实地勘察后确认进行建设,目前全市已经完成14个标准化校园气象站的建设,预约建设的校园仍在新增中。

(二)部门合作,规范先行为进一步推进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和规范运行管理,2015年,南昌市气象局、南昌市教育局联合印发了《南昌市校园气象站管理办法(试行)》(洪气发文〔2015〕42号),文件中确立了校园气象站建设中政府以及气象、教育两部门的职责,规范了校园气象站建设标准,明确了Ⅰ型和Ⅱ型两种校园建设规格和经费预算,实现校园气象站的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由于建设标准的出台,部分筹建学校在建设初期便可以得到市教育局和气象局的共同指导,根据标准在校园规划初期预留场址,为高规格建设奠定基础。

(三)统筹规划,集约建设为将校园气象站建设效益最大化,市气象局结合精细化预报服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设施维护等业务工作的需求统筹规划,要求新设立的校园气象站必须同时满足“四个优化”条件,经过市气象局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核方能开展建设。“四个优化”即:优化区域站网布局———将区域站监测网由按照行政区划布局逐渐转化为格点均一、满足精细化乡镇(街区)气象预报需求的新型布局;优化提升区域气象站探测环境———将原坐落在屋顶易受小气候影响的区域站移至下垫面均一、观测场面积与探测环境符合要求的地面观测场;优化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硬件设施———对已运行8年以上的老旧设备、故障多发设备在迁址同时进行整体更新;优化区域站维修条件———对由于管理或环境造成维修困难或安全隐患的区域站点进行移建。通过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将区域站监测网由按照行政区划布局逐渐向格点均一、满足精细化乡镇(街区)气象预报需求的新型布局转化,将原坐落在屋顶易受小气候影响的区域站移至下垫面均一、面积与探测环境符合要求的地面观测场,对8年以上的老旧设备、故障多发设备进行整体更新,对由于管理或环境造成维修困难和安全隐患的区域站点全部进行移建,我市区域站布局明显优化,可用性明显提升,上线率明显提高。

(四)细化标准,提升内涵为促进非农业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南昌市气象局进一步深入发掘校园气象站建设内涵,推动其逐步由目前普遍实施但较为单一的气象设备落地与科普进校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化为综合性的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创建实践。在统筹考虑气象业务发展需要、基层防灾减灾需求后,统筹设立了《南昌市校园气象站建设方案》、“四个优化”、《防灾减灾示范校园创建标准》、“八个一”的执行标准,这些标准的设立在有效提升工作执行效率的同时,确保了校园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有据可依。按照“有组织管理机制、有日常维护、有宣传培训、有预警手段、有应急处置、有校园气象志愿者队伍、有长效发展机制”的“七有”标准制订了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标准的确定为衡量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提供了量化、统一的指标。

(五)局校共建,深度融合在校园气象站挂牌成立和硬件建设以外,为使气象知识深入融入校园文化,在市气象局的指导和帮助下,设立校园气象站的学校按照“八个一”的标准对校园气象文化进行了打造,即:一套气象科普书籍、一节气象实践课、一次气象科普示范基地参观、一个校内气象辅导员、一支校外气象辅导员队伍、一支小小气象员队伍、一本气象观测簿、一个校园气象科普宣传栏。气象校外辅导员的专业性与校内辅导员的教学经验相互激发与碰撞,气象综合实践课程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让中小学生萌生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浓烈兴趣,积极参与到气象知识的探求中。同时,针对教师队伍里普遍存在着的缺乏对校园气象设施和气象科普知识的认识,无法正确指导学生参与气象科普实践活动的现象,南昌市气象局每学期开展校园气象站辅导员培训。

三、思考

南昌防灾减灾示范校园的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对于加强南昌市中小学气象防灾减灾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同时也为气象部门改善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多方共赢,效益显著。但此项工作仍然存在不足和遗憾之处。

(一)缺乏规范化校本教材虽然我市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市校园气象科普的现状仍然是基本以平面的科普展板和校园气象人工观测设施的使用教学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单调,缺少一套符合青少年认知心理、具备较好的互动效果、能引发学生的探索欲的气象科普教学设计。

(二)科普活动低水平重复由于缺乏具备一定教育学常识和科普实践的员工,目前我市校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表现其一是科普范围限于初中、小学,对于高中以上的学生进行科普尚无经验。表现其二是对于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前沿气象知识缺乏科普推广的能力。

(三)建设标准未获官方认定当前建设标准为南昌市气象局根据学校条件、建设需求自拟,暂未能征得教育部门认定,形成权威标准,不利于示范成果的复制推广。

四、结语

气象灾害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年来,我局坚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上级气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市安委会的具体指导和监管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不断加大全局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及时排查各类事故隐患,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创造了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现将我局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如下:

一、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各级安全网络健全,确保安全责任层层落实

根据市安委会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市气象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局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局级一把手负全面责任,局里专门设置了安全管理办公室,明确了专职安监员,具体负责全局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各科、中心负责人都是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大大加强了安全管理力度,目前我局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已基本形成。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从上到下都能够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对各类活动的领导,全局上下形成一个齐抓共管、责任共担、人人参与的安全生产良好局面。

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项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建立了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年初,局里与各科、中心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下发了《市气象局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制定了具体目标和考核办法,通过这些制度的制订和落实,逐步使我局的安全生产工作步入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三、科学规范、周密细致,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每季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分析、布置、督促、检查全局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形成会议纪要,对某些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做到有决议、有检查、有落实。

建立和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工作台帐。目前,我局已初步建立了各类培训人员台帐,持证上岗,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台帐等,同时督促各科、中心做好各类台帐,做到规范齐全。

四、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扎实抓好各项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

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提高全员参与意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一是成立百日安全赛领导工作小组,一把手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职能科室负责人担任,分工负责,明确责任;二是多次利用局务会议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文件,领会精神实质和气象防雷减灾“三强化”精神内涵;三是走向街头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标语,并借助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防雷安全知识及防雷减灾的重要性。市防雷管理中心对全市防雷图纸审核158家,施工监理80多家,竣工验收了52家,对全市361多企事业单位的防雷设施进行了检测,其中化工企业28家,易燃易爆单位44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12家,寄送检测通知300份,签发检测合格证214家,责令其整改并经过复检合格率达95%以上,有效地控制了因雷击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达到了发展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目的。我局不仅自身要警钟长鸣,长抓不懈,而且还要深入开展全市防雷防静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五、贴近实际认真贯彻延展防雷减灾知识受众面

为了将“国资集团杯”百日安全竞赛活动有的放矢的宣传贯彻落实到位,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我们能结合工作实际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失时机的抓住缝隙,走近社会进行宣传贯彻。

第一,借助“园区”作桥梁,分管领导促推进

江阴—工业园区是省两岸联动的特殊产物,针对几年来安全管理归属不清、防雷安全工作进展缓慢、雷击灾害时有发生的问题,八月上旬,我局与市安监局、江阴—工业园区联合召开了有50多家企业的安全负责人参加的“园区防雷减灾工作会议”。会上,明确了防雷减灾工作属地管理原则,我局负责人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市政府有关防雷减灾工作的规定,并从“强化防雷安全责任意识、强化防雷安全考核制度、强化防雷安全执法力度”三个方面要求园区各企业要切实做好雷电灾害的防御工作。安监局副局长鞠俊也在会上对园区的防雷减灾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第二、防范未然长远教育放大防雷减灾宣传效应

为了让防雷减灾科普知识在全社会得到认知,使其达到长远教育的目的,我局与教育局、安监局以及市政府应急办于7月1日在市第二中学联合举行了向全市95所中小学校赠送防雷科普DVD光盘和科普挂图仪式。市政府应急办主任姚东辉、市安监局副局长戴敏荣、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鹏翼、校管中心主任张坤、市第二中心副校长朱俊和我局吴金凤副局长出席了赠送仪式,并分别作了发言。在这次活动中,我局就如何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雷减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降低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等方面作了科普知识宣传,并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借助广大师生的知识宣传,放大防雷减灾宣传效应,达到惠及全社会的根本目的。会议最后市应急办姚东辉主任要求气象、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防雷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主、防治结合”的宗旨,进一步加强协作,携手办好学校防雷减灾安全教育,使其制度化、长效化。

另外,我局还利用开展提高行政效能监督活动的契机,姚珙局长应邀走进电视《对话》栏目,通过电视荧屏宣传防雷减灾知识,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率,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宣传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三,直面农民作宣传,工作人员释原因

今年的7月8日,我市长达3个多小时的强雷击天气,使处于西北部的红光镇新义村十多户农屋遭雷击,致屋脊两端被击穿,各类电器被击毁。特别是岔尖圩的顾振华家近年来屡遭雷击,而这次雷击直接损失达2万元。我局得知情况后,立即派防雷专家赶赴现场。经勘察,农户房顶檐角上安装的“避雷针”并非科学意义的避雷针。仅是建房时的考虑辟邪风俗习惯,将鱼叉状的金属体直接安装于屋脊的混凝土中,即无引下线,更没有接地保护装置,当雷击时,该金属体反倒成了引雷针而击毁房屋和电器设备。为此,我局防雷工作人员,在村里农民家现场解说雷电危害,防雷知识及防雷减灾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导教育村民尊重科学,规范防雷设施的安装、使用及建房时必要的防雷设计、图审、工程验收,为农民现场上了一堂生动而有现实意义的防雷安全教育课。

回顾一年来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安委会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来年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与时俱进,强化观念,狠抓落实,确保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

第二篇

2014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市法制办和市气象局的领导下,继续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规范气象依法行政行为,大力加强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全局干部职工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显著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回眸一年来依法行政的工作,主要亮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依法行政机构,加强领导管理力度

气象法制工作涉及到社会安全和气象事业发展。局领导高度重视气象法制工作,先后成立了法制工作领导小组、气象行政复议领导小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等法制领导机构,有力地加强了法制组织工作,促进了法制工作开展。遇有重大问题,法制工作小组集体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在对市区重大活动进行执法检查时,分管领导经常和执法人员一起到现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二、开展气象法规宣传,彰显依法行政作用

2014年,我局以年度普法教育计划为指导,积极组织气象法制普传工作。全年结合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全国科普周、省防雷科普宣传周等契机,多次组织气象法律法规宣讲队到工业园区、沿江产业企业、居民小区、大润华、德城广场等闹市区以及乡镇农技站、农村养种植基地等场所,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我们发放气象法律法规、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科普知识材料8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0余人次。为进一步加强港口安全管理,提高港口企业的安全意识和港口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港口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我局还开办了“市气象信息员培训班,我市的各大企事业单位、沿江企业、乡镇、园区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共30多人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班,我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了我局近年来气象事业发展的大致情况,特别强调了雷击灾害的危害性和气象灾害防御以及气象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并从气象灾害频发的现实、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作了针对性的详细讲解。同时,市政府的相关领导作了重要讲话。这期培训班,所有气象信息员反应强烈,认为所讲授的知识很新鲜很实用。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气象局、市农委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下,相继开展了“送科技、送法律、送服务”下乡活动。先后到新世纪造船厂、新东方造船厂等沿江产业企业以及季市镇、孤山镇、生祠镇、新桥镇、马桥镇等乡镇农技站、养种植基地进行气象科普知识以及气象法律法规的宣讲和服务,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一年来,我局在《中国气象报》、《气象》、《日报》、“中国气象网”、“OA.NOTES网”等各种媒体上发表气象依法行政等法制类文章、宣传报道等20余篇。同时,我局还应市法制局、市气象局的稿约,创作了《真的.糊不了》依法行政戏剧小品。一系列的气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力地扩大了气象法制工作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的气象法制意识,为气象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树立良好法制形象

2014年,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共计103件,其中: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活动作业审批18件;防雷装置设计审核73件;防雷装置竣工验收12件。同时,开展防雷检测执法检查370多次,气球执法检查10多次。在行政许可、防雷安全依法行政检查过程中,市经济环境发展中心、市安监局安委会、市规划局、开发区管委会、港口局、各镇政府、沿江产业及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协助。为加大防雷安全执法检查,除正常防雷安全检查之外,我们还联合教育、安监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在依法行政过程中,我局严格遵守相关执法规章,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文明规范执法,没有收到投诉和申请行政复议案件,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受到了社会好评。

一年以来,在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气象法律法规贯彻需求相比,与社会管理需求相比,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尤其是随着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的明显增多,气象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困难也更大,我局将继续在市政府法制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切实做好气象依法行政工作,为社会稳定和安全积极发挥气象保障作用,做出气象部门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局下达的工作目标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求,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强化基本业务,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核心,牢固树立“公共气象、体系,努力提高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和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全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坚实的保障作用。

1、基础业务:进一步完善预报业务流程,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预报能力,各项基础业务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市局考核目标。

2、决策服务:《重要天气报告》17期。预报准确、及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3、公众服务:预警信号54次,8月连续高温红色预警5次,《天气公报》29期;结合的市情、民情特点以及节假日和高考期间的天气情况,通过电话、电视、广播、报纸、96121等途径向社会公众天气预报,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做好预报服务工作。

4、为农气象服务:按照“六个一”的标准,不断完善生祠现代化示范园区和为农服务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大棚小气候对比观测系统、气象信息实时显示屏、气象科普宣传栏、实景观测系统,并已经投入使用。根据天气情况,结合本地需求,与农业部门会商,全力做好春耕春播、夏收夏种以及小麦赤霉病防治期间气象服务工作。期间《2013年春耕春播期间天气预测》4期;《小麦“一喷三防”期间天气预测》4期,发送提醒短信3条;《夏收夏种期间天气预测》4期;《秋收秋种期间天气预测》5期;《夏收秸秆禁烧气象服务》33期;《秋收秸秆禁烧气象服务》16期;为全市农业生产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5、沿江开发气象保障服务:一是根据沿江重点行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强化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预警服务;二是加强港口、安监、沿江大中型的部门合作与联动,切实做好图纸审核、防雷工程、防雷检测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作;三是畅通气象行政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坚持靠前服务、跟进服务、无缝隙服务,尽最大可能地满足沿江重点行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沿江开发气象保障服务产品91期,为沿江产业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气象保障

6、机构综合改革:首先,按照省局和市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完成了《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编制;其次,进一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理顺关系,引导职工积极参与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为我局气象机构综合改革、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增强气象公共服务的社会管理能力而推波助澜。

7、综合工作:1、气象科普宣传教育方面:利用“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周”、“防灾减灾宣传周”等活动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发放气象科普宣传资料2500份,接受咨询800余人次。2、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是召开岗位廉政教育解读会,选取《廉政准则》、《气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文件选编》等相关部分进行了重点解读,引导职工结合岗位实际,认真查找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二是组织全体职工参观“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教育干部职工要引以为戒,始终保持“清风气象”的形象。三是开展道德讲堂系列活动,充实职工的道德文化底蕴,激发从德向善的操守,凝聚坚定的理想信念。四是聘请的市检察院王孝青法官做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讲座,以真实的案例教导全体职工引以为鉴,警钟长鸣,时刻保持清醒头脑。3、安全生产方面:深入贯彻落实、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多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重新冲装了灭火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消防演练;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万林杯”夏季百日安全赛活动,宣传气象科普知识,提高受众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与市应急办、安监、气象、公安、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市2013年城镇燃气管道泄漏应急救援演练”。4、其他方面:认真做好了气象档案管理、秸秆禁烧挂钩乡村巡查、机关综合考评、学习型机关建设、离退休干部职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第四篇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局年初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市委、市政府“融入苏南方阵,推进二次跨越”的工作要求,主动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气象服务思路,科学践行“精细化管理”,刚性打造“无缝隙服务”。在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提升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上注重实效、上档升级;在提高基础业务、气象服务质量与水平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树立标杆、争先创优;在为沿江开发、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服务中营造亮点、谋求发展,为“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发挥了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连续两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连续两次被省文明委评为“省文明行业”;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机关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四次被市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基础业务质量稳健提升;“三个服务”和“现代化的台站建设”得到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肯定和赞扬;气象科技服务总体指标列苏中地区之首。

发展中的气象,以人为本、科学践行、优质服务、创新开拓,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关乎人民冷暖安危、防灾减灾的咏叹调。

(一)创新思路。科学树立“精细化管理”、“无缝隙服务”理念,充实、丰富气象服务工作内容

构建新的气象科技服务方式——进一步挖掘气象为沿江开发、港口安全服务的潜力,谋求新的服务点,在为沿江开发服务的特色上有所建树。

整合社会化管理资源——以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为服务依托,把社会管理、资源共享、互赢共进为工作切点,衍生新的服务链和经济链,在服务领域拓展上有所建树。

营造倒逼机制——以两岸联动的经济大发展和苏南同行气象事业发展为标杆,以为沿江开发服务、助推气象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实现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跨越发展,在机制创新、工作效能管理质态上有所建树。

探索气象服务科学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在气象服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践行“精细化管理”和“无缝隙服务”,通过“满负荷工作法”和“统筹法”的刚性管理和人文化的靠前服务、柔性浸润来助推气象跨越式发展的实现;在气象行政管理要素上:要求领导干部从监督、控制的角色向服务、指导的角色转变,更多关注用户需求,让各岗位、各环节在科学合理的规则意识管控下,实现功能的最优化、效益的最大化,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执行力管理行为的到位。

(二)靠前服务。努力提升气象服务质态,最大程度的发挥气象保障作用

1、为当好苏中地区行业的领跑者,稳健开展基础业务工作:基础业务工作稳健开展,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市局考核目标。2、为政府部门及时提供优质的决策气象服务:“十一五”期间,决策气象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内容实现了从单纯提供预报向预报加决策建议的转变。在2014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2014年的“莫拉克台风”、“欢乐中国行”、今年的“7.12强降水”、“10.25强冷空气”等气象灾害防御和重大工程、重大社会活动中,我局的气象保障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局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科学的气象决策依据,《重要天气报告》26期、《天气公报》8期、《重大气象专报2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3、为人民群众的安全福祉认真做好公众服务,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公众气象服务覆盖面明显扩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0%;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气象应急响应服务在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我局制定的《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编入《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遍布全市每一个镇(园区、办事处)、村和21个部门(单位)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及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今年,我局举办了“市气象信息员培训班”;预警信号14期;通过电视、报纸、96121等媒体,在节假日及高考期间向社会《天气公报》6期,并每天下午与电台连线直播天气预报。

(三)迎合需求。积极打造气象为沿江开发、特色高效设施农业服务的亮点,构筑气象服务特色

第一,专题服务方面:每年,在农业生产“两防一喷”、“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期间,都认真做好为农专题气象服务。今年,我局《专题气象服务》20期。其中:两防一喷期间5期,参加会议2次;夏收夏种期间《专题气象服务报》4期;秋收秋种期间《专题气象服务》3期,预报准确及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效果。

第二,沿江开放气象保障服务方面:根据沿江重点行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主动及时的制作相应的预报服务产品,如未来一小时、未来24小时、未来一周、未来15天等。今年,我局共制作并相应的预报服务产品84期,进一步提高了气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在继续做好绿色香沙芋关键生育期及关键天气期间、有针对性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上,还为徐周村(省文明村)的葡萄种植和长江鳜鱼繁殖基地的渔业安装电子显示屏,每天三次通过电子显示屏和手机短信为其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发送天气预报。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性或转折性天气时,都能及时发送预警短信,为防御灾害性天气和科学指导农户管理提供依据。今年,为香沙芋、葡萄种植协会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就《特色农业气象服务》20余期,发送短信1000余条。另外,“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省、市级的主流媒体上刊登了10余篇农业气象科研方面的论文和理论文章。

(四)夯实后劲。不断完善综合探测体系,积极推动气象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十一五”期间,迁站移址,建成占地11余亩、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气象业务综合楼。

建成了13个区域自动站(今年3个),实现了全市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区域自动站;建成了1个GPS探测站和风云2C卫星云图接收系统。至此,我市区域自动站建设已全部完成,目前运行正常。

完成了地面测报专用机的升级和备份,并对部分业务用机进行了更新换代,气象现代化建设逐见成效。

开拓了徐周村、滨江养殖场等新用户,同时为老用户的电子显示屏逐步更新换代,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效用显著。

气象灾害学论文范文第6篇

涉农类期刊一般创刊早、发展历程较长,其依托于农业类院校、科研机构产生,具有较强专业性,同时也广泛服务于农业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涉农期刊创建特色栏目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创立特色栏目,才能吸引优秀的稿件和增加读者群体,进而提高期刊的质量和知名度。因此,特色栏目的创建对期刊来说应摆在首位。通过分析期刊自身特点和优势,创立特色栏目,征集高质量的相关稿件,不但使得特色栏目内容应用性和科学性更强,而且通过创立特色栏目的举措,也可以提高编辑的专业水平和期刊的管理水平,最终大幅提高期刊的发行量,促进期刊的良性发展。《安徽科技学院学报》杂志创办于1984年,由安徽科技学院主办,是反映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等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其特色栏目“动物科学”主要报道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医学等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1992年创刊,依托于安徽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为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实施提供建言立说的平台。其特色栏目“新农村建设”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安徽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建设服务。《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安徽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出版,创刊于1972年。杂志主要刊发农、林、牧、渔业应用研究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研究论文,报道各学科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其特色栏目为“资源与环境科学”,包括“科学研究”“污染与控制”“土壤与肥料”“农业气象”“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子栏目,涵盖农业与环境相关的多方面内容,充分体现了实用性。

二、涉农期刊特色栏目创建思路

(一)发挥主办平台的优势作用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依托其主办单位安徽科技学院这一高等教育科研平台,在报道农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等学科新成果和新信息方面独具优势。尤其是其动物科学学院,为“动物科学”特色栏目创建提供了优势条件。该学院的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均为部级或者省级特色专业,并承担多项改革试点工作;拥有动物生产学、基础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3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提升畜牧学学科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基础兽医学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动物科学”栏目借助学院有利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建设特色栏目。通过积极联系相关优秀人才团队,巩固专家资源基础,持续稳定和不断扩展优质稿源,提升栏目水平。

(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

2005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后,新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和政府关注和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此背景下打造其特色栏目“新农村建设”,聚焦“三农”问题,针对各项社会关注的农业土地资源、农业人口医疗与教育、农村金融、乡村旅游、农村人口就业等热点进行报道,提供新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信息,交流各种新农村建设成果等。《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密切关注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国家的政策导向,积极整合期刊人力和资源,着眼于目前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国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国务院《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指出:“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基于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中的“污染与控制”子栏目针对此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满足社会行业需求

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频发,而农业生产对气象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迫切需要总结相关应对策略和实践经验,以应对各种极端气候条件,保障农业稳产和高产。因此,《现代农业科技》杂志“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中的“农业气象”子栏目注重探讨区域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象灾害分布与防御,尤其关注气象为农服务,直接指导农业生产一线,为农业生产者及农业企业经营者提供技术服务,具有很强的实践作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顺应农业生产发展趋势,紧跟农业生产行业热点,着重报道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生态农业实用生产技术、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注重探讨与农业生态环境友好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用技术。

三、涉农期刊特色栏目创建途径

科技期刊特色栏目建设对提高期刊知名度至关重要,作者的科研水平、专家的学术水平及编辑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特色栏目建设的成败。特色栏目的建设离不开作者、专家、编辑三支队伍的建设。因此,加强科技期刊作者、专家及编辑队伍建设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关键。特色栏目的创立是提高期刊创新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期刊杂志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充分发掘期刊自身的优势以及读者需求,创办特色专栏,拓展优秀稿源,提升期刊影响力。

(一)提升期刊从业队伍职业素养

1、强化编辑队伍综合能力杂志社应建立起一支具有对口专业背景、稳定度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编辑队伍。一是注重通过内部交流学习提升编辑的业务能力。定期召开业务会议,主编统筹引领方向,社长综合协调日常工作,除了进行常规工作安排和交流,应有针对性地探讨特色栏目选题与策划,选择开放式议题,各个栏目编辑共同参与,鼓励创新,尤其是尝试对跨学科的新颖题材进行探讨,多维度地提升专业水平。加强交流,多角度拓展视野。二是有计划地参与业务培训,更新业务知识。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要求,编辑应当每年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强化与更新编辑业务知识,使期刊出版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发展与创新。三是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拓展视野。有针对性地参加学术会议,尤其是特色栏目相关学科的专题交流,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并且有意识地联系相关专家和研究团队,把握学科发展动向,为特色栏目的组稿、约稿奠定基础[2]。2、强化通联部门的服务意识通联部门是负责日常接洽读者与作者的部门,是杂志社对外沟通的窗口,通过邮箱、QQ、网站、电话、信函等多种方式与作者(读者)交流,全天候有求必应,解答疑问,满足需求。通联部对特色栏目创建也有重要作用,应明晰栏目的特色方向,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注重适时推介和引导,主动出击,让更多的读者和作者了解特色栏目,从而吸引他们参与其中进行交流互动。及时听取读者和作者的反馈意见,对有益的建议进行总结,通过提供贴心服务,让读者和作者满意,从而愿意主动为期刊发展建言献策。

(二)严格进行选题策划

1、正确把握导向,坚持科学的办栏宗旨涉农期刊是为我国农业行业服务的,为农业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提供交流平台。刊物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把握正确的导向,各项组织工作均围绕发展农业这一立国之本而开展。在特色栏目创建过程中,更需要坚持科学的办栏宗旨[3],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既顺应时展趋势,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服务区域社会的实际需求。2、立足本刊实际,以栏目和刊物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据期刊的特色制定期刊长远规划和年度规划,组织开展市场调研和论证,并针对特色栏目创建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策划。编辑根据期刊的年度计划,对相关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进行筛选,选择能反映特色栏目的新方法、新经验等相关选题,进行内容与形式的策划,使作者撰写的文稿能按照策划编辑的总体思路进行表述,从而强化特色栏目的特色。3、关注国家重大决策,对前沿热点迅速捕捉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特殊的地位,涉农期刊对行业新政的关注尤为重要。在特色栏目的选题策划中,应当围绕国家的重大决策,对时政方针正确进行解读[4],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甄选主题。关注社会热点,紧跟学科新动态,开展选题研究,不仅迅速捕捉前沿热点,还要使选题策划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延续性,通过系统性地选题策划,突出特色栏目的深度和广度。

(三)积极组稿和约稿

1、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依托主办单位拓展稿源农业科技期刊的来稿质量直接关系到期刊的学术水平高低,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基础环节。编委会是期刊学术性水平的体现,也是优秀稿源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利用编委会的专家资源,积极争取优质稿件,在特色栏目建设中重点关注领域内专家的动向,主动邀约优质稿件。依托主办单位这一重要发展平台,发挥其学科优势,扩展专家库,延伸读者和作者群体,形成群体效应。针对特色栏目相关的学术群体,联合权威机构和科研团队广泛组约稿件,为栏目的发展建立信息支撑。2、关注行业热点动态,重视学术会议交流密切关注特色相关专业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有目的地组织编辑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学科学术会议,还可以组织专题座谈会,与各有关学科的带头人、课题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函约或面谈,以便及时、准确地组织或约到优秀稿件[5-6]。

(四)严格审稿和严谨编校

1、坚持主编审稿制度,甄选优质稿件在特色栏目创建中,主编和编辑都应当具备前沿意识[7-8]。平时针对特色栏目注意积累热点信息,了解行业和学科动向,审稿时遴选出切合特色栏目的稿件。2、不断进行横向比较与纵深挖掘编辑在特色栏目创建中,应当注重与其他同类刊物的相关栏目进行横向比较,扬长补短,吸取其他刊物的经验,总结其成功之处,结合本刊特点,发挥本刊独特优势,刊载优质的特色稿件。强化问题意识,坚持深度纵向挖掘,即对相关领域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寻找契合点。尤其是农业技术研究期刊,应从实用角度出发,针对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突出技术论文的实用价值。3、强化编校质量涉农期刊要生存和发展,内容是根本,编校质量是保障。在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确保编校质量。不仅要符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出版物的审核要求,也是期刊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实行编校一体化,坚持三校和通看终审制。定期组织抽查审读,尤其针对特色栏目,将刊物送至相关的专家进行审读,针对性地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编校质量。

(五)提高出版发行质量

涉农期刊的封面设计各具特色,但是一般尽量遵循出简约、大气的设计理念。《现代农业科技》封一追求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左下方绘有期刊公众号二维码,以方便读者(作者)通过纸媒延伸到网络端。内文设计根据技术研究性期刊的特点,追求庄重、简约、有序的风格,视觉效果很好,也便于读者阅读;特别是接转部分,极易查阅,克服了传统排法很难找到或找不到论文接转部分的弊病(有些杂志校对粗漏,甚至丢失接转部分,或者美编粗心,排版时丢失转接部分;还有些期刊,为排版方便,把论文的接转部分排在论文首页的前面,不便作者阅读),设身处地地为读者(作者)着想,深受读者(作者)好评。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在体现期刊一贯风格的基础上,针对栏目对设计进行变化和创新。如内封设计中,均可以特色栏目相关领域为切入点。《现代农业科技》杂志针对“资源与环境科学”栏目,配合增加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从而适时起到特色栏目宣传作用。

(六)贯彻期刊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

《现代农业科技》杂志在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自筹资金,自建具有稿件管理、期刊宣传、后台服务等功能的期刊网站,并不断更新和优化。为了加速期刊内容的传播,满足作者(读者)对信息时效的需求,还加强与国内知名的期刊网站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上述网站近几年公开的数据表明,《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的各项主要指标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期刊的“网络发行量”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处领先水平。“网络发行量”的大幅增加,不仅大大提高了该刊的知名度,累积了品牌效应,也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作者的社会影响力,加深了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稳定了一支可信可靠的作者(读者)队伍,2017年度《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社在微信平台的搭建实现了PC到手机的延伸,使数据获取和信息反馈更为迅速便捷。主要定期推送一些农业生活常识、刊社动态、企业文化、每期目录和重点及热点论文等。最主要可以实现手机微刊的在线阅读,从而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四、特色栏目建设效果

对3家涉农期刊2011-2017年载文情况以及特色栏目论文数量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通过几年的努力,《安徽科技学院学报》的“动物科学”特色栏目的创建取得了累积性的成效。2011-2017年,全刊载文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其特色栏目的论文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由9.14%上升至15.03%。此外,“动物科学栏目”的基金论文比例也由35.29%提升至78.26%,由此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栏目论文质量水平呈上升的发展态势。《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特色栏目“新农村建设”,经过不断调整,其论文数量比例也得到提高。2013年该栏目论文数量仅占比10.93%,到2017年增加至14.65%,增幅明显。《现代农业科技》的“资源与环境科学”特色栏目,其论文变化趋势十分明显。2011-2017年,期刊精简版面,优选论文,全刊年载文量减少37.65%,而该栏目论文数量却稳中有升,其占比逐年攀升,由10.67%提升至18.79%。通过特色栏目的创建,使栏目有效地发展壮大,其在各栏目中的优势地位逐年凸显。

五、结语

涉农期刊是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重要平台,为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院校学生提供交流空间。为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实现期刊的自我发展,应当针对期刊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创建特色栏目对于提升涉农期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涉农期刊应充分利用农业类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平台优势,紧跟国家政策导并满足社会行业需求,积极创建特色栏目;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要继续根据国内期刊的发展态势以及本刊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巩固特色栏目建设效果,持续带动期刊整体发展,从人才队伍、选题策划、审稿与编校等各个环节多管齐下,有效提升涉农期刊特色栏目的知名度,进而把刊物办出特色,成为引领我国农业科研水平和指导农业生产发展的旗帜。

(一)加强研究团队建设

涉农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期刊研究团队建设,培养一支专业水平与稳定度较高的研究团队至关重要。在特色栏目创建过程中,通过开展持续研究,在关注与分析期刊发展趋势和农业领域热点动态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团队持续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创新,为未来栏目的更新与调整做准备,为本栏目和期刊的持续发展蓄积力量。

(二)发挥优势,促进栏目纵深发展

涉农期刊应利用特色栏目的优势,继续加大与行业专家的联系,吸引知名专家审稿和投稿,掌握其研究动态,以便深度挖掘各学科前沿热点议题。针对性地策划专题,对某些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进行持续跟进,追踪报道,从而扩展特色栏目的深度,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在达到一定要求后,可以把水平较高、系统性强、特点突出的特色栏目整理成专集或创办成新刊。

(三)以点带面,提升其他栏目的水平

总结涉农期刊特色栏目的创建经验,带动期刊其他栏目的发展。寻找共性的规律和可借鉴的措施,努力提升其他栏目的水平,使其各有所长、各具特色。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形成一批颇具优势的特色栏目,带动了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

气象灾害学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气象信息需求和传播,针对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建设,初步探讨公共气象服务3个层面的具体服务需求以及服务要点、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介绍了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服务目前的建设情况,着重介绍深圳市气象局研发的新系统、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新做法,指出应当以大型体育赛事气象保障工作为契机,通过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建设,积极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需求调研,充分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等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公众及行业对气象服务的内容要求越来越细致,对服务手段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对服务及时、准确的要求越来越高。气象部门可以通过对各个层次用户使用气象信息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借以提升自身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11年在深圳举行的背景下,如何在依托气象业务部门现有的业务系统的基础上,藉大型体育赛事气象系统建设来提升气象部门的服务能力,以及如何在现有服务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是大运会气象服务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气象信息需求分析、气象信息的传播以及大运会气象服务与公共气象服务建设3方面进行探讨

1公共气象信息的需求

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信息的需求主要分为3个层面:决策层、公众以及专业行业用户。

决策层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主要从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层面来考虑,要求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具有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对大运会开幕式及各项体育赛事等的决策气象保障要求预报在时段、活动区域的高度精细化,气象服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敏锐性。

在夏季,公众普遍较为关心“高温天气”和“最高气温”,对天气实况信息的关注度比气象部门预期的要高,而灾害性天气预警则处于次关心的地位。气象部门一贯认为的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实际关注点可能有偏差。大运会公众气象服务需加强与高温有关的预报产品的研发工作,还需增加天气实况信息服务。

深圳大运会行业气象服务更多的体现在对整个城市的运行保障中。深圳8月台风、大风、暴雨、高温等灾害天气频现,各行业都有一些针对性的需求。例如,大运会期间游客数量激增,交通运输行业(港VI码头、高速公路等)希望针对台风、大风、低能见度开发服务产品,以保证大运会官员、运动员、教练员等的出行和体育运动设施的顺利运送。同时,在高温频现的8月,气温的小幅上升就会对电力负荷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气温变化趋势监测及服务,配合电力能源部门做好在大运会期间的电力运行保障。

2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

大运会期间信息量巨大,为了将气象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社会各层面,气象业务部门应当致力于丰富气象服务手段,同时拓宽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

气象信息现有的传播渠道主要有:电视、广播、12121服务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络、气象信息电子显示牌、报纸、小区广播等,各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2009年深圳公共气象服务调查表明,电视仍是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而手机短信首次超过网络成为第2主要渠道,见证了深圳气象手机短信业务的蓬勃发展。调查还指出有近40%的公众希望“增加气象渠道”,实际上目前已有超过8种途径向公众气象信息,然而每种渠道的受众面和信息传达率有较大差异,公众个体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深圳气象局通过大运气象信息服务建设,在继续发挥新兴传播渠道特长的同时充分激发传统媒体的优势,建立一个立体的传播网络,以达到公共气象服务“以人为本,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目的。

3大运会气象服务与公共气象服务建设

大运会使深圳公共气象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此前的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的成功,给深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如何借助大型体育赛事的气象保障服务,了解服务需求、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是气象部门最迫切的关注点。结合大运会气象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实践,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升。

3.1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建设

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涵盖了大运会官员、运动员、政府决策部门职员、国内外观众、旅游者、全体市民和公众的多种需求,是公共气象服务的综合和缩影,其业务量无论在预报时效还是在预报精度方面都会远远超过目前现行的13常预报业务。各种气象服务系统的建设,不但能有效保障大运会所需的精细化预报,也能为今后开展相应的业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工作,着眼于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和现有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探测信息处理能力和准确性,提高预警预报的服务水平,提升气候产品的开发能力。目前主要建设的系统和平台中,PONDS(PlatformofNow—castingDecisionSupposing)临近预报决策支持平台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该系统是分区预警多种临近预报产品集成显示及量化分析功能模块,依照FDP08的模式,集成多种临近预报产品统一的显示界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预报产品,实时生成对比的实况检验图。将多种临近预报定量产品转化为预报员分区预警定量化指标(图1)。

深圳市气象局自主开发的精细化气象灾害分区预警系统,可制作精细至街道辖区的分区预警产品,自动形成短信、传真、图文、字幕和报文等,与短信平台、各服务网站和传真分发系统等自动连接分发预警信息,为大运会场馆的精细化预警预报奠定了基础。

深圳市行业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升了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该系统以气象高敏感行业的服务需求为导向,集监测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程建设、行业调研信息和用户基础信息管理、专业预报模型建立等业务为一体,包含了气象信息收集、处理系统,行业基础信息分析与处理子系统,消息(因子、事件)驱动子系统,行业专业预报子系统,行业服务产品生成系统,行业服务产品分发系统(图2)。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按行业、按应急级别和需求种类,以及区域监测和地理信息自动分类转发,完成了专业预报产品制作平台,实现了对深圳东部华侨城的个性化对点服务等功能。目前该系统仍在不断完善之中,它的运行不仅能在大运会气象保障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对深圳公共气象事业发展的意义也是积极而深远的。

除以上自主研发的临近预报、预警分发、综合服务系统外,深圳市气象局还引进了一些科技攻关项目。如OFIS奥运场馆预报系统、欧洲中心32d集合预报产品系统等。从北京引进的OFIS系统,在完成深圳本地化工作后,提供了本地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深圳城镇精细化预报数据和SAFEGUARD场馆精细化客观预报数据的接入口。OFIS系统将成为大运会期间进行场馆预报的重要工具。欧洲中心32d集合预报系统每隔7d更新一次数据,提供深圳周边49个点未来32d的集合预报,图形产品分时间序列蜡烛图和要素空间分布图,给中长期天气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3.2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需求调研

深圳市气象局自2006年起每年都会开展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2009年为了科学定量评估“气象服务年”的公众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开展了《深圳市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的模型和框架延伸至高端用户。调查除了解大运会运动项目本身的气象需求外,对气象服务效益和决策层、公众、专业用户满意度进行调研,了解各层面用户的服务需求,科学评价气象服务效益,不仅能为大运会气象服务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为深圳的公共气象服务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引。

3.3充分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

深圳市气象局在筹备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在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加强气象信息有效传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首先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电视媒介的作用。通过高收视的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节目中的气象连线直播节目,预报员与公众“面对面”讲解天气,将第一手的气象信息以最直观的方式传递出去,保证了天气预报的权威性,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次是充分激发广播媒介的潜在优势,使其在新的背景下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至2008年,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已实现了深圳气象信息在本土电台的全覆盖;2009年12月,在南粤之声电台增加了每日科普互动节目,节目以新颖的方式,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的内容,吸引了公众的关注,反响热烈。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有节目均由一线预报、服务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直播连线,保证了节目的高度权威性,容易获得公众的认同。

此外,开发了多级气象服务网站,其中的决策气象服务网在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使决策部门第一时间做出科学决策,决策网在主页正中醒目地放置了预警信号、信息快报、热带气旋消息警报、专题天气预报、全市自动站监测预警等内容(图3),还提供数值天气预报、全市的自动站气温、雨量、风速风向地理分布页面。在2009年深圳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决策部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有69.2%的决策部门每天都会从决策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充分说明了决策网在气象信息传播方面的有效性。决策网将在大运会期间为深圳决策气象保障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传播平台。

气象灾害学论文范文第8篇

完善城市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还能维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因而应当合理布局城市防洪体系,并转变传统的防洪理念,提高城市的综合防御能力。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城市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的科学、合理的规划。

关键词:

城市;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

完善城市防洪减灾工程建设能够将灾害给人们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因而应当合理布局城市防洪体系,并转变传统的防洪理念,提高城市的综合防御能力[1]。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城市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的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稳定。

一、河北省邯郸市防洪减灾工程的建设现状

河北地处黄河以北,分布着大面积的海滦河流域。其中大多数的河流发源于东部的太行山和燕山,横穿河北省,最终穿过天津流入大海。总体上来看,河北地区的海滦河分布较松散。随着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重,河北省的大部分小河流出在干涸的状态,从而造成了居民防洪意识淡薄的问题。而且省内大部分的河道、河槽等防洪工程已荒废。在2012年发生的特大洪水事件给河北省内居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由此可见,加强河北省防洪减灾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邯郸市的防洪减灾工程的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主河道亟待完善。二是各分支河流的防洪减灾能力下降,且成为影响整体防洪减灾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该市区内的沁河齐村大坝、滏阳河张庄桥节制闸、支漳河分洪闸、苏里泄洪闸等防洪工程早在多年前就已完成。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防洪减灾工程的防洪标准偏低;部门工程已经荒废。二是城市内的排水系统、雨水管网等工程建设不完善,致使城市内经常发生积水现象。

二、河北省邯郸市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的建设

1.防洪工程措施

继12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之后,在2016年邯郸市又发生了“7.19”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和滔滔洪水。而水库、河道等水利工程发挥了削峰、拦洪、排涝等巨大潜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涝造成的损失,成为邯郸市防洪减灾工程的关键。据有关数据统计:漳河下游磁县境内岳城水库,洪峰流量最大达到5,200m3/s,且两天时间蓄滞洪水3亿多m3;滏阳河上游东武仕水库,在形成洪峰693m3/s情况下,蓄滞洪水3,000多万m3;实践证明,邯郸市的防洪减灾工程是不可替代的。其市区的整体防洪减灾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河渠清淤清障工作。如对市区内滏阳河、渚河、纺织沟、铁路边沟等多处容易发生淤泥堵塞的河道进行清理,尤其是在防汛工作期间。二是做好市区内排水管道、泵站的检修工作。尤其是在汛前,对于易发生堵塞的路段、管线、检井等重点工程,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片管理。另外,还需加强市区内立交桥抽升设备的检修调试,从而保证立交桥道路的畅通。三是重点加强汛期的安全检查工作。不仅要落实防汛工作,还应该要做好排水系统应急工作。

2.河流防洪布局

该市区的河道建设包括滏阳河城区段、沁河城区、渚河城区等几个部分。其中滏阳河城区段主要是指张庄桥截止闸到北环路段,该路段属于常年性河流,属于三级河道,现状过流能力是40m3/s。另外滏阳河左堤长为10.95km,堤防等级为1。该市区的和平路东雨水强排泵站、和平路西强排泵站、向阳路雨水强排泵站、展览路雨水强排泵站是像该流域排水的主要泵站。并且该城区河道断还具有贺庄橡胶坝,坝长为18m,蓄水量为10m3。沁河城区主要是指齐村大坝到丛台区春厂东,该河道属于城区雨污水的主干流域,且属于4级河道,现状过流能力是68m3/s。河流防洪总体的布局主要是特征是纵横交错、贯穿全市,并相互融合成统一的整体。其它河道的信息如表1。另外,该市区的北交道泵站和人民路立交雨水泵站是向该流域排水的主要泵站。总体来说,河流防洪布局的重点在于滏阳河城区段,并加强其它城区段的建设,各河道工程相辅相成。简单的说是采取蓄、泄、滞、引、补、调相结合的措施,具体的防洪设施方案为: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重点落实好党政领导包河、包堤、包重点部位、包重要设施责任制。以“水上滩、人上堤”确定上堤时间,坚持24h巡查堤防,密切注视责任段内水情、工情变化,封堵穿堤路口、穿堤涵洞,加高加固堤防低洼薄弱段,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类险情,配备专用机械,随时清除阻水障碍物。当水位距堤顶1米时,调集抢险队上堤防护堤防。由此可见,完善河道防洪布局,并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对于完善城市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3.城市水利建设

该市的城市水利工程包括沁河齐村大坝、滏阳河张庄桥节制闸、支漳河分洪闸、苏里泄洪闸等。另外,还雨水管网主要由学院北路、光明大街、贸易路、联防路、东环路雨水排放系统组成;如下图1,图中红色线表示已建设的雨水管网,蓝色点代表泵站建设。抽升泵站共21座,为107沿线各立交桥泵站,滏阳河、支漳河分洪道沿岸各泵站等,总抽水能力17.7m3/h;城区排沥的重要渠道主要有胜利沟、化工沟、纺织沟、邯临沟等。上述所排沥水最终汇入滏阳河。因而应该合理调度滏阳河城区段的张庄桥、柳林、电厂三座节制闸和贺庄橡胶坝,使其在满足工业用水的前提下尽快排除城区沥涝。总的来说,该市的水利工程比较完善,具有较好的排水功能。

4.非工程措施

(1)部门职责

参与防汛工作的部门包括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市建设局、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等。不同的部门具有不同的职责。如市气象局主要是监测天气变化、提前灾害预警信号,并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2]。水利局主要是负责日常的防汛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负责雨水的监测、防洪排沥工程的建设。又如加强汛期执勤备战,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调集力量做好应急救援和抢险工作。

(2)防洪预案

该市的防洪排涝预警方案:建有防洪排涝预警预报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预防预警信息、预警级别划分、主要防御方案及预防预警行动。气象、水文部门负责对重大洪涝灾害的联合监测、会商和预报,当预报城区即将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时,城市防汛指挥机构按照预警级别规定提早预警,通知各区县、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关准备并适时启动河道洪水防御方案及暴雨沥涝防御方案。另外,该防洪预案的编制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邯郸市防洪条例》、《邯郸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基础的[3]。

(3)水情分中心

邯郸水文局在全市共设雨水情自动测报站点370多处,各站实时的雨水情信息自动传至水情分中心。并且该市水文站配备的卫星通讯电话,确保了两站水情信息的及时传输,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在“7.19”洪涝灾害发生期间,邯郸水文局水情分中心成为各级机构决策的唯一信息来源。据有关数据统计:自19日0时至20日24时,共接收并发送雨情信息15000条,水情信息285条。根据雨水情信息,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向乡镇村山洪灾害预警,组织转移受灾群众11.63万人,极大的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城市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综合防御能力,还能够保证城市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充分发挥出防洪减灾工程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因而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工程建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应用。这样才能真正维持社会的和谐,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亭秀.城市防洪系统评价模型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2]郭宏章.加强城乡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的思考[A].重庆市水利学会.重庆市水利学会“加快城市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重庆市水利学会,2012:5.

[3]周正凡,郑冬燕,王艳苹.城市防洪减灾综合治理分析与实践[J].人民珠江,2014,01:105-108.

[4]马义强.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城区防洪体系解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2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2:2.